周村芯子:空中绝技代代传

2016-12-20 13:04:00 来源: 淄博晚报 作者:

  每年的元宵节,周村芯子都会引来全国各地人的围观,“芯子”表演的亮点在于“踩芯子”,芯子上的孩童装扮成剧中人物矗立高空,看不到立脚之地,衣袂随风飘扬甚是惊艳。

  2008年,周村芯子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77岁的张可水,是现今三位市级非遗传承人之一,他19岁开始做芯子,作为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家的每一代人都情系芯子,对于芯子的传承,张可水一直铭记心间。

  渊源可追溯至三国 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芯子传承人张可水介绍,周村“芯子”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那时候叫“大教”,明末清初,周村商人为配合旱码头的丝绸商业发展需求,芯子发展达到鼎盛。说起芯子,还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三月十五是她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日,周村人就张罗着迎泰山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山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日泰山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

  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台灯得到启发,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后来民间艺人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创新,开始将戏曲中出现的场景搬上芯子舞台,于是周村芯子的生命力得到了更加鲜活的延续。

  张可水告诉记者,一台“芯子”表演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了六十四人,十六个抬“芯子”的人,外加十六个换班,两个推幡的,四个扯幡的,再加上指挥的,护芯子的,一个吹哨子的,锣鼓班子等,“芯子”演出就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芯子”的木质框架也是精心设计制造,经过工匠精雕细刻而成,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

  芯子的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经典剧目,如《白蛇传》、《旱码头》、《穆桂英挂帅》等,人们耳熟能详,一看就明白。一台芯子不用道白,不用唱词,不用琴弦伴奏和舞台背景,就把一出戏一个神话浓缩成最简洁的符号,既是一幅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经典造型,也是一个移动变化游走街巷的活舞台,好的艺术总是高度的精简和浓缩,从这个角度看,说芯子是艺术中的艺术也不为过。

  空中绝技流动舞台 凌空而来飘然而去

  一台“芯子”,就像一座座流动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韵味十足,迷人之极。

  张可水告诉记者,“芯子”表演的亮点在于“踩芯子”。踩芯子的孩童也是需要精挑细选的。小演员的年龄最好在7至9岁,脸盘大、眼睛大的孩童化妆后更显得精神喜人,选角时会优先考虑,活泼机灵胆子大的更能展示芯子的魅力会优先录用。所有芯子演出人员都穿着相应服饰,抬芯子的人身穿花鼓衣,踩芯子的身穿与剧目相符的戏服。表演开始前一到两小时准备化妆,化妆全部按照京剧脸谱,晴天妆要沉一点,阴天妆要亮一点。装备好后就可以展演了。

  “报名的孩子,我们也得考考验收,看看他怯不怯场,害不害怕高,记得有一年,彩排的时候,一连换了三个孩子,有的受不了高度,有的孩子受不了头饰的重量,有的孩子升到高空就会晕吐,前期小演员的验收是很重要的。”张可水说,踩上芯子的孩子,从中午一直巡演到晚上,这期间得五个小时左右,孩子一直悬于空中,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孩子实在是渴了也只能给个橘子润润嗓子,从开始演出的前三四天,就嘱咐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以防吃坏肚子。芯子上的孩子,冷!又长时间绑着,难受!但家家都盼着自己的孩子能上芯子,因为对家里来说那是一份荣誉,对孩子则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在我想来,站在高处的孩子,突然获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视角,他俯视人群,接纳惊奇羡慕和更多暖暖的目光,他用一个特殊的视野记住了故乡。”张可水说,这样的机会不多,现在一年只有一次,展演的时间也就是那三天,上芯子的孩子得能吃点苦,在芯子上冷还得始终保持甜美的微笑,对孩子来说不容易。尽管这样,一生能上一次芯子也是幸事。

  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斩妖除魔,有忠孝节义,有诗书传家。芯子的表演内容多样,只要想到的,都可以在芯子表演中看到,比较常见的,穆桂英挂帅、珊瑚缘、白蛇传等。

  全家都是“芯子”迷 毫无保留带徒弟

  芯子是周村元宵佳节扮玩活动的最大看点,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远近闻名,堪称“中华一绝”。据张可水回忆,最火的一年,周村出了70多台芯子,各村各街道包括一些单位企业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像武林高手过招一样,暗中比拼竞争,谁也不愿露怯,那真是,大街小巷满堂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可水从小喜欢文艺表演,八九岁就上台演戏。原来村里玩芯子,他就跟着学,文化馆不定期组织化妆、舞蹈,他喜欢就到文化馆学习,还跟潍坊京剧团的名角学习了包头化妆。“我孙女、外甥女都做过芯子上的主角,我们家现在是五世同堂,今年6岁的重孙女,也一直渴望登上芯子顶,我们全家都是‘芯子’迷。”张可水感慨的说。为了把芯子传承下去,张可水不仅全家总动员,他还收了好几个徒弟。

  “三年前,我收了两个做芯子的徒弟,今年又收了两个专门化妆的女徒弟,看着我这练了50多年的手艺后继有人,我打心眼里高兴。”张可水说,在他小时候,元宵节前后家家户户出来扮玩,节日气氛浓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芯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受到极大冲击,芯子渐渐萎缩,至2004年,周村开埠100周年,才逐渐恢复,但也是寥寥无几。“记得2012年,元宵节周村才出了两台芯子。现在人力资源紧张,一台芯子都要雇人,踩芯子的一场就上千元,抬芯子的一天也要200元。”张可水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周村芯子的“活态传承”,近几年政府进行了补贴,现在社区轮流出演,芯子逐渐恢复生机,目前元宵节展演时能达到八九台。

  说起来张可水,从事扎制芯子这行当也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去年春节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拍摄的周村过年专题片《最炫丝绸风》采访了他;今年春节山东电视台全程录像采访,张可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他人,让“周村芯子”这门传统技艺有更多人去了解和传承。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而且是毫不保留,再辛苦也高兴。”张可水说:把芯子当作一件有乐趣的事来做,走到哪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袁菲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