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房 访石楼

2016-11-30 14:13:00 来源: 淄博晚报 作者: 岳崇刚

  十一月三日晨,邀蒲先和、赵玉霞等四位老师,驱车前往博山姚家峪看红叶,这也许是今年看红叶的最后机会了。车到博山,拐上去姚家峪的小公路,不远就有一岔路,没多想就向左侧的路走了下去。没想到有人用绳子拦,问缘由,前面道路施工,车不能前行。只好下车一问,前面不是姚家峪而是和尚房,我们竟不经意间来到了和尚房。知道和尚房也是看红叶的好去处,蒲、赵两位老师历史知识丰富,说正好我们去探访一下孙之獬的遗迹石楼,于是便欢喜地往前进发。

  沿山路盘旋而上,见一村碑立于古柏之下,知道到和尚房了,便停车看碑。碑上记载着和尚房与孙之獬大有渊源。

  孙之獬(1591—1647),字龙拂,今博山(明属淄川县)白塔镇大庄人。明天启年间中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1627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官。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1627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初年,廷臣请毁《三朝要典》,独哭争,遂被列入阉党逆案,革职为民。在家二十多年闭门课子,习文为业。在和尚房置别墅,常隐居山村,寄情于山水之间,徜徉于博山之名胜。入清之后,他又被招为官,因剃发易服事,招来汉官愤恨并继而丢官。

  说到和尚房,还有一位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就是孙之獬的次子孙琰龄(字禹年)。清顺治四年,谢迁聚众围攻淄川城。赋闲在家的孙之獬被请协助守城,城破不降。乱兵在孙之獬面前连杀其四个孙子,孙不屈,亦被肢解而死。危急关头,孙琰龄缒城而出,请求救兵。叛军平定后,孙琰龄守着偌大的家业,继续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孙琰龄和蒲松龄交好,二人多有诗词唱和。《聊斋志异》里也留下了孙二公子的痕迹。著名的《山市》一文,就是记录的孙琰龄见到海市蜃楼的一次经历。后来其大哥孙伯龄犯事流放辽宁尚阳堡。早已分家的孙禹年卖掉自己在济南、淄川的房产田地,“出囊资二万余金,变己产七十余顷,省邑巨宅荡然一空”,倾家荡产赎回了大哥伯龄。大约此事之后,孙禹年收拾家当,黯然隐居和尚房,筑石楼而居。至今石楼遗迹尚在。

  我们兴趣盎然,向石楼进发。石楼与悬崖一体,加上树木的遮蔽,就是到了石楼底下,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经村民指点,我们寻着陡峭的石径小路,终于来到石楼柴门前。

  石楼悬于高崖之半,已破败不堪。上下三层,或基于内斜的山崖外,加筑石墙;或直接在岩体内的石窟和石缝中拓展出狭小的空间。层间有陡直的石梯仅可容人,室内小室狭窄局促,无长期居住之可能,仅具有短期避匪之功效。只要有人守住楼梯口,在冷兵器时代,别人休想上得来。由此推断当年孙二公子隐居的宅院,应该在石楼不远的山脚下。现石楼里居住的是泥塑的各路神仙。

  关于石楼,清康熙朝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写过一首《柿岩赠禹年》的诗:“嘒嘒初蝉静处分,石门小筑掩斜曛。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村流涧响闻。北渚渔樵通远望,西畴巾驾逐归云。看山却忆山中老,谷口行吟只似君。”柿岩,就是石楼所在的高崖。原有柿树千株,故称柿岩。石门小筑想必就是孙禹年的石楼宅院。“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村流涧响闻。”站在石楼上,遥想三百年前文人雅士的交往唱和,令人神往。

  孙禹年在《柿岩漫兴六首》之三写道:“茅屋层分上下台,柴门一径傍岩隈。白云恰自石根出,碧涧翻从木杪来。异响乍闻山鸟语,奇香忽发野花开。溪流曲折山容幻,拄杖缘行日几徊。”云飘脚下,涧来天上。山中鸟语,光泻林间。拄杖缘行,孙禹年晚年在这里过着他天高皇帝远的神仙光景,让人心驰神往。蒲松龄当时也有《山中》七律二首,其中“岭上丹楼结晚霞,凭高咫尺见天涯。苔生石室云迷屐,花落长溪鸟印沙。”句就是蒲老先生眼中晚霞映照下石楼的美景。

  我们在石楼内探寻着每一处细节,触摸着突兀的岩石,就像体味着三百年前古人们的心旌摇动、词人骚客的喜怒哀乐。面对着苍凉的群山、红叶染霞的柿岩、颓败欲倾的石楼,我在想,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袁菲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