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博 有淄味丨华光,为啥能成“热瓷”

2022-05-03 10:40:01 来源: 新黄河 作者: 刘海奎

  华光国瓷的故事,不是那么好讲,更不容易讲好。成立61年来,这家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陶瓷领军企业,获得过的荣誉奖项着实太多,“热瓷”效应早已溢出业界;这些闪亮的标签中,与公司同龄的掌门人苏同强也堪称其中一个。 访谈结束后,他向脑后归拢了一下飘逸的长发,拿出手机向新黄河记者展示自己的新作——“这是我最近剪辑的短视频,你看看怎么样?”说这话时,他的眼里热切有光。

  ·破与立

  一次次战略转型,只为更远的抵达

  2017年5月,《半月谈》杂志刊文《科技与艺术铸就复兴路——山东一家陶瓷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深度解读了华光国瓷的成长历程。文章介绍,华光国瓷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整个行业一度面临的世纪困局中实现逆风翻盘,走上中国陶瓷复兴路。1961年,是华光国瓷时间轴的原点。这一年,华光国瓷前身——张店陶瓷厂成立,主打产品是豆腐乳坛子;1963年,产品“由黑改白”试制成功白细陶碗;1975年,试制成功出口硬制陶新产品;1977年,实施“丢陶换瓷”决策,再次战略转身;1982年起,试制成功颜色釉系列马克杯;1996年,华光国瓷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北京APEC峰会首脑用瓷(图据华光国瓷官网)

  与产品线迭代并行,烧制工艺和技术60多年来也一直在升级。苏同强告诉新黄河记者,华光国瓷历史上最盛时期拥有24座窑炉,烧煤和重油不仅污染严重,温控精确度也欠佳,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1997年,华光集团咬牙斥巨资大量外购先进设备,仅用一年多就建起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骨质瓷产品生产线,窑炉也由烧重油和煤改烧天然气,并且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一举解决了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痼疾。公司现仅存留的一座窑炉,作为工业遗迹标记了他们走过的路。

华光国瓷工作人员打磨瓷坯

  在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展示车间,新黄河记者看到,坯具精雕甚至用上了多轴机床、3D打印等高端精密设备。苏同强认为,陶瓷产业要从传统手工作坊走向现代工厂,从“来样加工”“贴牌生产”走向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努力打造产业集群;要利用3D、数字技术提升品质水准,并向文创产业转型升级。他介绍,华光国瓷的文创新高地——生态智能文创园正在加快开发建设;而2022年春晚,他们与央视总台联手打造的“虎悦春碗”,在陶瓷文创领域已一炮打响。

  ·显与隐

  器型工艺为表,文化创意赋魂

  在华光国瓷官网,为庆祝建厂60周年而摄制的一条短视频中介绍:“很多人将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称为‘瓷痴’,挚爱陶瓷的他,还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在他看来,音乐能带给人精神的愉悦,而陶瓷则用它器型的美,给人以心灵震撼,要将音乐融入陶瓷中,让陶瓷成为凝固的音乐”。

美术师在精心创作

  烧制有灵魂的瓷器,不仅仅是苏同强一个人的倔强和坚持。华光国瓷现已拥有何岩等5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60名省市级大师以及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国际级艺术大师,级别与阵容堪称陶瓷业界的“梦之队”。

工艺美术师潜心创作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华光国瓷设计总监何岩告诉新黄河记者,如果说材质器型是瓷器的“面子”,那么文创设计毫无疑问是“里子”;产品创新一直是华光国瓷非常强劲的动力源之一。在产品器型的设计上,中华泱泱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为设计师团队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深厚的根脉传承。

华青瓷“千峰翠色”(图据华光国瓷官网)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华光国瓷首创的华青瓷成为指定用瓷。何岩介绍,“尚青”是中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未曾中断过的追求与信仰。传统青瓷的青来自于釉面,而华青瓷的青,是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经神秘窑变而呈现出的质地青,在原料和釉子配方中不添加任何颜料和色剂,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青色非常清澈通透、静谧朗润。

华青瓷“千峰翠色”(图据华光国瓷官网)

  一套以“千峰翠色”命名的华青瓷,器型整体设计以山、海为题,海岱相连,山水呼应,和谐统一;金色的泰山浮雕盖钮,凸显出悠悠天地之间泰山的大气磅礴之势;缭绕山间的朵朵祥云,飞逸着当今中国的盛世祥和之象;浮雕的海浪波纹相拥相连,涌动着天下一体的生机和韵律。齐鲁文明“和而不同”的思想融汇其间,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高度契合,完美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气质。

华青瓷“千峰翠色”(图据华光国瓷官网)

  ·扬与弃

  不求急功,苦练内功

  从创业伊始一次次转型进阶,到求生存还是谋未来的严峻考验,华光陶瓷一直面临着战略抉择,幸运的是,他们一次次押准了步点,屡屡完成“逆天改命”。

  前述《半月谈》刊文提到,上世纪末,国内陶瓷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政策收紧、产品低价同质恶性内卷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考验,一批企业开始倒闭,不少企业通过为国外贴牌勉强生存。

  华光也一度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为此,华光提出精干主业,卸掉包袱,再难也要集中力量发展高档骨质瓷,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APEC峰会首脑用瓷(图据华光国瓷官网)

  靠着不断学习、尝试、突破、再提升,华光陶瓷先后自主研发出天然矿物骨质瓷、无铅瓷、抗菌瓷、华青瓷、华玉瓷等多款高端产品;其中,华青瓷获誉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前几年,一家外国知名品牌青睐华光国瓷的品质,有意让华光代工生产,不料遭到了苏同强断然拒绝:“自己的‘孩子’,我们以前连给他起名字的权利都没有,这次必须跟着我们‘姓’,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

  今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在苏同强看来,华光国瓷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走出国门,持续创新正是最大的动力源泉。

  ·术与道

  前瞻布局新赛道,进军新材料产业

  在高端日用陶瓷领域实现霸业,并非华光国瓷唯一的蓝图。多年前,华光国瓷已悄然布局高科技、新材料赛道,创建了华创公司和永磁公司,向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高端材料等领域进军。

  “锂电池的研磨机配件里,核心部件必须用氧化锆,其特殊的优越性可以保证锂电池的加工达到较高精度。”淄博华创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传志介绍,目前华光已经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企业核心部件配套供应商。“华光陶瓷开发出多个系列的电池材料研磨陶瓷涡轮,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将电池材料的质量和产能提高到国际一流水平。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陶瓷涡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池生产线的关键核心。”罗传志介绍。

  此外,华光国瓷生产的永磁材料,在智能装备、家电、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华光国瓷永磁分公司总经理田晓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控温需要安装电子膨胀阀,以往需要日本进口,华光永磁利用PPS钕铁硼自造粒技术,代替日本进口的粒料,制作新能源汽车上的变频流量阀,使温控系统更节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我们的自主造粒技术和注塑热流道工艺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新产业的兴起,给华光国瓷打开了新的一扇窗,展示了全新的图景。苏同强介绍,2021年,两家新材料公司的增长率都在50%—60%甚至翻番的水准;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陶瓷新材料销售收入回款利润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30%以上。

  苏同强表示,华光国瓷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现有的化工高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力争让陶瓷新材料、永磁材料这两颗新引擎输出更汹涌澎湃的动力。

  华光之所以成为“热瓷”,原因已不言而喻。

初审编辑:刘江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