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谈八项规定出台后的“禁酒”生活

2015-01-21 08:50:00    作者: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禁酒 送节礼 大庆中学 烩小吃 党内
[提要]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梨树县金山乡大城子村党支部书记阚云,未有效阻止妻子操办公司开业庆典收受礼金,金山乡纪委给予阚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一些地方更是亮出“最严禁令”,凡是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岁末年初,人情往来、应酬宴请较多。各地公务接待是否摆脱了“酒规矩”?干部能否不再为“吃吃喝喝”所累?记者实地探访,闻闻公务接待餐桌上的“酒精浓度”,看看干部执行规定的“作风硬度”。

  有了“挡箭牌” 中午“滴酒不沾”做到了

  “我们中午无例外禁酒,咱以茶代酒感谢你们来考察项目。”近日,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位镇长张胜(化名)在镇政府食堂里对前来投资考察的客商们说道。在公务接待中曾经必不可少的酒水不见了。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两年间,山东各地出台中午无例外禁酒的规定,加上纪检监察机关的明察暗访,公务接待中违规饮酒的现象明显减少。

  由以前“整天泡在酒缸里”到现在“滴酒不沾”,张胜深有感触:“中午搞接待,最多的时候转了9桌,陪了9批客人,当天就把自己喝到医院里去了。”2008年,他从事接待工作,中央某部委来人视察,镇里为了面子直接去市里吃饭,喝1000多元1瓶的白酒,结账时花了1万多元。那是真心疼啊,当时镇里的食堂一个月伙食费也就6000元!

  公务接待饮酒之风为何如此之盛?张胜坦言,有些资金、项目给谁都是给,我们要争取,不敢怠慢。“有时候陪好上级,酒喝好了,事情也就办成了。不过,身子也喝坏了。”

  张胜说,之前市里、县里也出台过类似工作日无例外禁酒、公务接待不能喝酒的文件,但为了谈成事情,上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位镇长说,尤其是领导让喝的时候,如果拿禁酒令当“令箭”,领导会觉得不给面子、不讲人情,以后一些事就不好办了。

  不过,现在变了。“以前不招待酒水是不给面子,现在不招待酒水是保护干部。”张胜坦言,八项规定太好了,公务接待就吃镇食堂的廉政灶,酒也不用喝了。

  “前几天,还看到少数中午饮酒的干部被查,有免职的,有党内警告的,还有行政记过的。”张胜觉得,工作日无例外禁酒的规定实际上是“挡箭牌”,一方面保护干部行事避免因小失大,另一方面保护他们的身体。

  “最好的制度就要靠最严的执行。八项规定刚开始实施时,一些干部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就是‘一阵风’,还有‘顶风作案’中午喝酒、公务接待喝酒的。”张胜说,没想到八项规定出台后,山东省、德州市还有县里陆续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并严格执行。现在工作日中午无例外禁酒,公务接待也不能喝,如果是招商引资,晚上可以礼节性地饮酒,但也得以本地酒为主,不能上高档酒。

  张胜坦言:“现在干部之间都务实以待,有事说事,有事办事,有了严格执行的制度之后,接待真的就简单了。”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