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孙奉娟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2月20日讯(记者 孙奉娟 通讯员 王雪薇)截至目前,已有六名新冠肺炎患者从淄博市传染病医院治愈出院,临别时,他们纷纷表示,没有淄博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感染病区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大家不会这么快出院。这个战斗在最前沿的团队戴着神秘的面纱,在很多人不了解的病区忙碌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逐渐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全国打响。淄博市传染病医院作为淄博市定点救治医院迅速吹响“集结号”。全院干部职工主动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以院为家,坚守岗位,日夜奋战。院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判,立即启用应急感染病区,医护人员积极响应,一封封请战书纷至沓来,鲜红的手印是他们面对疫情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接到进入应急感染病区工作的通知后,女将们为了降低感染风险,纷纷剪掉美丽的长发,“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再见了,我的长发飘飘,加油!”一名护士在朋友圈里发完状态后开启了她的战斗之旅。而男将们则显得更简单,打个电话和家人道声别,即刻踏上战场。
应急感染病区的工作和往常不同的是,医护人员在隔离区为患者进行治疗时都要“全副武装”。他们不仅要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还要负责一日三餐的分发,为了最大程度创造无菌环境,队员们身穿防护服,每日反复数次对隔离区进行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消毒流程,预防交叉感染。及时清理运送患者所产生的医疗、生活垃圾。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是他们在为抗击疫情付出的艰辛努力。每一次的配送、每一次的消毒、每一次的清理,都是用全力在守护着病房里的患者,即使他们的护目镜被汗水模糊、防护服被汗水浸湿,即使他们的脸颊被压出一道道痕迹,双手被消毒液侵蚀的红肿,但他们依旧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地工作着……
“一般都要4个多小时吧,重症病房那边一个同事在里面呆过10个小时。防护服紧缺,大家都是能省则省。”谈起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时间,护士微笑着。“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到中午先让患者吃完饭,我们再出来,有时候下班回到宾馆才想起,原来我一天都没喝水呀。”
病房里的患者隔段时间就要采集一次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这也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咽拭子采样直接面对患者的气道,将棉签近距离伸进患者喉咙,擦拭扁桃体甚至更深部位,一个张嘴的动作,意味着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如果患者没忍住引发咳嗽、呕吐,近距离接触的医生即便是全副武装,稍有不慎,也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大家轮着来,谁上班谁做,不能说不害怕,是顾不上害怕,职责使命所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是不会犹豫的。”2月16日,刚刚为患者采集完咽拭子的医生说。
确诊患者也会在网上查看疫情的情况,面对身边不熟悉的环境、自己未知的病情和只能看见两只眼睛的医护人员,患者显得焦躁不安,情绪波动比较大,大家就化身为心理咨询师,轮番地进行安抚和疏导,慢慢的成了患难之交。“早班我去给患者治疗,刚进门,就看见那位阿姨主动把口罩戴上,当时心里很暖,他们真的很理解我们。”“多休息休息啊,注意身体,我看网上说防护服穿时间长了会憋闷,难为你们了。”护士转身刚要走,就听见阿姨的叮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医护人员最大的成就来自于患者的信任和理解,这成为他们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巨大动力。
多重身份,医护人员也有柔情一面
淄博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感染病区这个战斗在一线的团队一共42人,最大的59岁,最小的25岁,他们既是儿子、女儿,又是父亲、母亲,原本是全家团圆、享受幸福的春节假期,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顾家庭羁绊、放下儿女情长,毅然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只因他们是白衣战士。
脱下沉闷的防护服,下班回到休息处后在家里微信群说句话、报个平安成了这些医护人员每日必做之事,与父母、孩子的视频聊天也成了这安静的夜晚最让他们慰藉的事了。
“妈妈,你啥时候回来?”刚打开视频,那边的小人儿眼泪如线般滑落。
“爸爸,我和弟弟可乖了,我吃完晚饭后帮妈妈刷了碗。”孩子一脸骄傲的对着视频那头的爸爸邀功。
“妈妈,我今天画了一幅画,你看看,这是你,在给病人打针,病人病好了,妈妈就可以安心的回家了。”视频里,孩子举着画了一天的画不停的给妈妈讲着。
“妈,你放心我吧,照顾好你自己,多吃点饭,我今天看新闻了,我觉得你们都是英雄,而你是我心里的英雄,加油啊。”上了初中的儿子不断给妈妈鼓劲。
“妈,你生日也没在您身边,祝您生日快乐,还有就是对不起啊。”视频中妈妈摆摆手“妈妈知道我姑娘在做更重要的事情,妈妈不拖后腿,给你加油!等你回家。”恰逢母亲生日,刚从应急感染病区下班的她,只能视频送上祝福。
“爸,家里挺好的,您不用担心,我照顾着妈呢。反倒是您,年龄大了,一定照顾好自己。快来,我们给姥爷一起加油,让姥爷快点回来。”面对着外孙奶声奶气的加油,他不由自主地笑了。
“哪能不想孩子啊”提起孩子,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眼泪浸湿了眼眶。
“每天看看孩子的视频、照片就挺满足的。”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医生感慨的说。
“对家而言,我们像个逃兵。但对病人而言,我们就是白衣战士。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在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孙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