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淄博9月2日讯(记者 孙奉娟 实习记者 亓超)今年83岁的蒋大爷反复头晕、胸闷,多家医院治疗却仍未得到明显的效果。在世博高新医院心内科,医生为其进行了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这也是世博高新医院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仅5厘米手术切口就让蒋大爷胸闷症状消失,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世博高新医院心内科完成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蒋大爷是张店本地人,已经83岁高龄的他有着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今年4月份开始,蒋大爷出现发作性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去过当地多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但病情却没有好转,反而症状越来越重,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并且随时有心脏停跳的危险。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8月31日,蒋大爷的家人陪他来到了世博高新医院,在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诊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达到了III度,意味着必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心血管内科主任任俊成介绍道,在与病人及家属充分勾通后,制定了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治疗方案。
蒋大爷患有高血压已经20多年,血压控制一直不理想,并且伴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这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心内科先对蒋大爷进行了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等,并请齐鲁医院专家及多个科室进行了会诊,最终把手术时间确定在了9月2日。
上午10时,在齐鲁医院专家指导下,世博高新医院心内科医生在介入中心为蒋大爷施行了手术,“手术采取了局部麻醉,在左侧胸部三角间沟位置的头静脉处,切开约5厘米长的刀口进行手术。以头静脉为入路穿刺置入心脏起搏器,相比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可有效避免气胸、血胸、导线折断及误穿锁骨下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术后疼痛感较小。”参与手术的王世爱医生说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患者被推出了手术室,手术顺利完成,心电图监测由原来的每分钟30余次,恢复到每分钟60多次,趋于正常。
9月4日上午,记者在心内科的病房内见到了蒋大爷,正在恢复中的他精神头很好,“手术后不但不再胸闷了,身上长了力气,小便也痛快了”,蒋大爷高兴的给记者述说。医生告诉我说是因为手术后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整体机能得到明显提高。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任主任介绍,此次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手术切口只有5厘米左右,对患者康复非常有利。这类手术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检查心内起搏器使用情况。平时生活需要注意不要突然大幅度向上伸展手臂,避免心内起搏器线路损坏,还要注意不能做核磁共振,远离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