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对病人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刺激病人的前额叶背外侧
大众网淄博12月14日讯(记者 李延燕 通讯员 蒲立筠)作为山东省首家引进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的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应用1年以来,康复医学科共治疗意识障碍患者10例,与以往相比明显缩短了清醒时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开展治疗失语症的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恒定的、低强度(1~2mA)的直流电刺激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康复医学科引进初期主要应用于失语症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将此技术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通过刺激、调节患者大脑皮层兴奋区的神经元,调节刺激部位皮层兴奋性的变化,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其主要机制是对神经元膜电位的极化产生影响。根据电极的极性可对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发生超极化或者去极化的方向改变,从而改变自发或诱发活动的平均水平。前额叶皮层是实施认知控制的最重要的脑区之一,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一旦此位置受损,会出现如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异常、反应迟钝、健忘、情绪波动的等额叶综合征的现象。经临床对比发现,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兴奋意识障碍患者的前额叶,可改变患者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改善意识障碍。
女性患者牛某,头颅MRI显示:脑干、小脑梗塞;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右枕叶软化灶。曾在急诊、ICU等科室抢救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北院区康复医学科亚重症监护康复病房;在综合催醒(包括催醒药物、高压氧、针刺、正中神经刺激、吞咽功能训练并疼痛刺激等)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额叶及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域,约40天后开始与家人简单交流,配合肢体康复治疗,患者生病3个月后停tDCS刺激,并拔除鼻饲管,经口进食。
男性患者董某,61岁,被同事发现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120”急诊入院。头颅CT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抢救治疗20天后转入北院区康复医学科亚重症监护康复病房。综合促醒的同时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左、右侧额叶,约半个月后,意识障碍改善,睁眼时间延长,左上肢自主动作增多,一个月后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和左侧颞顶,并开始吞咽功能训练。目前患者清醒,正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据了解,在临床中对意识障碍促醒的方式主要是综合促醒康复,这些方法很多疗效并不确定,促醒的机制也不是很明确。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由于无创、安全,已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及患者家属的关注。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