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又到中医膏方进补时

2014-10-23 10:10:00    作者:孙艺萌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膏方;秋冬季节
[提要] 秋冬季节,是膏方进补的好时节,那么膏方究竟是什么?膏方有何功效让人们如此趋之若鹜。让张店区中医院药剂科主管中医师赵华伟主任来为广大读者解疑答惑。
    秋冬季节,是膏方进补的好时节,那么膏方究竟是什么?膏方有何功效让人们如此趋之若鹜。让张店区中医院药剂科主管中医师赵华伟主任来为广大读者解疑答惑。

  中华文明千年瑰宝,中医膏方最养人

   赵主任介绍,膏方又称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针对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经辨证后而确立不同处方,将药材经过浸泡、煎煮、浓缩等几道工序。加入蜂蜜、冰糖等矫味剂收膏而成的半固体状的特殊剂型。因其具有滋补作用,故又称膏滋,广泛用于内、外、妇、儿、骨、眼耳口鼻等各科疾患。整个制作过程操作严格,一人一方,量体用药,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几千年一直传承着,成为中医药中一瑰宝。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膏方

“膏方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合服用膏方,”赵主任告诉记者,体质健壮的青少年,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患者都不宜进补而且,无虚滥补、补不对证、补不得法也会产生副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用服用膏方呢?赵主任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人:

     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平时无指向性的疾病提示,到医院检查常无疾病显示,但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精力不足,出现口干、记忆力差等。中医认为,这是人在气血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精气神不足,或有所损。膏方恰好可以调和气血、阴阳,兼具治疗和进补作用,帮助人们从整体上调理身体,起到预防、保健养生的作用。

    二、是慢性疾病患者,像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肾炎、贫血、腰腿疼、都可以考虑在这一时间利用膏方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特别是对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在疾病缓解期服用膏方,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心脑血管供血,减少急性期发作。

    三、是针对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等康复期的患者,选用膏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又能补充能量,能使机体尽快康复。

    四、妇科疾病:  还有针对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黄褐斑、不孕不育等。

    五、儿科膏方主要用于:治病防病(哮喘、外感)  益智开窍(提高记忆力)

 补虚壮体类(增强免疫力)

  中药膏方受追捧,只因疗效好

   赵主任表示,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缺乏运动、饮食不够清淡、长期呆在封闭的房间中,很多人还因此患上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紧张性头痛,或消化不良、脂肪肝等,有的还常被伤风、感冒等小毛小病侵犯。久而久之,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焦虑、易激怒、易感冒、工作效率低,甚至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些亚健康状态,都可通过膏方有效调理。数万例成功案例证实了膏方在这方面具有奇效。在预防、治疗癌症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此外,膏方不仅可以通过综合调理人体体质,预防、治疗疾病,还能达到人体防止早衰的效果。女性朋友也都通过膏方来抵抗衰老、美容养颜,帮助摆脱失眠、黑眼圈、黄褐斑、青春痘、肌肤暗淡无光、月经不调、痛经等烦恼。

  膏方小知识

  膏方的制作流程:膏方的制作工艺,工序复杂精细,对制膏师要求极高。一料膏方要经过处方调配、提取、过滤、浓缩、收膏等步骤,慢熬而成,熬制一料膏方需要2-3天时间。

膏方与四季:膏方用药,需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及气候,在不同的时令,采用相应的四时用药法,以适应温、热、寒、凉、升、降、浮、沉的规律,辩证施治和调理,可实现春养肝、夏清心、秋润肺、冬补肾。与《黄帝内经》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原则相合。

膏方与汤剂的不同:1、服用期长:中药汤剂重在治疗,一般3~5天就要调方以增效,而膏方重在保健修复调理,一料可服2-3个月左右。2、省事易存: 中药汤剂需要每日煎煮,麻烦且不易保存,而膏方是一次性熬制而成,分装罐内,放冰箱冷藏保存,一般3月以上,冷冻可保存2年,且便于携带。3、口感极佳   中药汤剂口感不好,小儿不易接受,而膏方具有甜、香、软、粘的口感,容易接受4、便于坚持:  中药不便长期服用,因此容易中断服药,而膏方便于坚持,疗程长,逐渐收功,效果增加。5、成本较低:中药汤剂一日一剂,服用量大,费用高。而膏方,有效成分提取完全,服用量少,长期服用成本较低。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