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换工资:农民工的理性,制度的空想

2013-07-17 16:45:00    作者:朱四倍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农民工;社保;工资
[提要]农民工群体是最需要社会保障的群体。面对部分农民工主动放弃社保换工资,社会应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符合农民工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确保农民工群体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增长。
    作者:朱四倍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日前发布《〈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研究报告》。报告透露,国内个别企业员工放弃社保来换取更多的直接收入。(7月16日《京华时报》)
    社保换工资的都是弱势群体,说穿了,就是低收入群体,而放弃的原因更直接——为了生活稍微宽裕一些,他们宁愿主动不参保,让单位将这部分费用转化为工资发给自己。事实上,就笔者的观点,这是一个相当矛盾和吊诡的现象,道理很简单,低收入群体本身靠社会风险能力较差,从常识来说,更需要社会保障以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恰恰相反,他们放弃了,是他们误读了政策的善意还是政策出了问题呢?
    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障与其自身特征和社会环境有关,就现实来说,最起码应注意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其说是农民工主动放弃了社会保障,不如说是流动性迫使他们放弃了社会保障,以取得工资的收益。众所周知,农民工在相当程度上是个候鸟群体,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难以适应将农民工的需要。也就是说,不对当下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而去怪罪农民工主动放弃社会保障是不人道的,是在故意忽视社会保障的弊病。惟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或者让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农民工的流动性特征相对接,才能消除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障的诱发因素。
    二是社会保障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合法签定的基础之上,但遗憾的是,农民工群体很少签定劳动合同,这也给放弃社会保障提供了制度诱因。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由此,不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难以落地,甚至连基本的权利都可能被剥夺。这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讨薪行为所证明。
    一个基本判断是部分农民工主动放弃社保换工资只能说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实施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农民工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所能够获得的利益是极为有限的,在某些方面农民工不仅没有从中受益。不基于这样的立场进行理性的审视,只能让我们掉进陷阱之中。
    进一步说,面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苍白的,效果是尴尬的。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保障的特殊性。但社会并没有建立没有建立一种灵活地随人口流动而变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看到,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突显了城乡发展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更何况,工业化、现代化出现的各种职业病,失业、养老等问题都加剧农民工的就业风险和生活风险。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存在的今天,社会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网,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没有任何理由把农民工拒绝在外,否则,就是制度的冷血和无情。
    农民工群体是最需要社会保障的群体。面对部分农民工主动放弃社保换工资,社会应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符合农民工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确保农民工群体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增长。
    一句话,社保换工资反证制度建设的苍白和农民工的理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