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聚焦:通信服务投诉"高烧不退"

2015-03-13 20:50:00    作者:   来源:湖州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您对您正在使用的通信服务还满意吗?

  记者在对12345政府阳光热线搜索发现,从2014年起至今,跟通信有关的各种投诉有2000余条。而根据2014年度湖州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数据显示,通信行业的服务类投诉占服务消费投诉总量的14.9%,在该类投诉中位居第二。

  在对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受访的消费者对目前通信运营商推出的各类套餐、计费的时点以及收费的准确度和透明度表示缺乏信心,其中大部分人表示总想去查一查话费单。另外退订业务难、擅自为消费者定制增值业务以及故障频发等为投诉热点。

  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通信运营企业不仅资费透明度低,而且增值服务总是不明不白,接着就是稀里糊涂扣钱。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就在春节前后,不少市民投诉表示在未知情的状况下手机“被”开通了“两城一家”的业务。此外,记者发现一些短信“陷阱”,同样成了消费者话费流失的“源头”。一些增值业务,前期说是免费的,过了一段时间则需收费,更有一些增值业务开通征求用户意见的方式为“发送确认短信”,用户不参与的话需要回复“否”,若没有回复就代表同意。消费者表示,费用说扣就扣,防不胜防。

  市民苏先生就很有体会,他一直把父母的号码绑定在自己的手机上扣费,直到今年3月4日,在营业厅查询消费记录时才发现他父母的手机从2011月3至今都有扣业务费:央广视信,每月8元。苏先生表示其父母和他个人都没有订购过此项业务,而且期间没有任何提醒,就这样无故被扣钱,苏先生觉得很不合理。

  买产品容易,退产品难。不少市民反映在通信运营商在广告宣传时,总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再加上总有一些不公平格式条款,让退订业务更不容易。有消费者抱怨运营商人为设置壁垒,诸如从手机3G套餐升级到4G套餐后就无法转回3G套餐,但决定转4G前,还得先给号码做一次彻底的“瘦身”,主动放弃被运营商视为障碍的优惠活动和政策。此外,在限定保底消费、固话与宽带绑定,只要其中一项业务欠费,另一项业务也会立即停止服务等方面,消费者也表示了不满。

  消费者宋女士讲诉了她自己的遭遇,今年1月1日,她去营业厅办宽带,因为当时工作人员说买4G手机每月就能返还话费300元,宽带还能免费用,于是当即购买了一部4G手机,并办了一张新手机卡。“可我回家后发现新手机用不了4G功能,再问了营业厅工作人员时说,要一个月以后才能使用4G,当时我就要求退掉手机和卡号,但工作人员却告知办理卡号的200元不能退还。真是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宋女士说。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12345”、“12315”等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对各类通信设施、网络信号质量和各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出了不满。在日常受理的投诉中涉及较多的问题包括办事效率低、投诉问题后处理慢、手机信号弱、宽带易掉线、网络覆盖有盲区等。

  家住湖城华丰南区的姚女士反映,小区的移动信号差,在家有时连电话都打不出。垄山小区的钱女士则表示家里的宽带网速特别卡,几乎上不了网。亿丰赛格数码城的李女士投诉,年前办理宽带和固话装机,在装机时发现入户的线路是断的,但在反映后,对方一直没有维修,也没给出何时维修的答复。湖东家园的邵先生也同样苦恼,他家的宽带坏了好几天,虽然总在催,但一直没有工作人员前来维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