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经济开发区“蝶变”二十年

2014-05-15 11:38:00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二十年对于人生而言,或许意味着从幼稚到成熟的思想,抑或是从年轻到老去的面容。然而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二十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二十年的时间又能改变什么?一班人用二十年风雨兼程的峥嵘岁月,给了我们一个最响亮的回答:二十年,足以填平一个“老少边穷”地区到经济高地之间似乎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自1992年批准设立以来,在周村经济开发区这块并不广阔的土地上,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经济神话”相继上演,不断抬升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等数据指标,让这里逐渐隆起成为周村名副其实的经济高地,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周村区北部崛起。

从“老少边穷”到高地 

   “开发区在起步阶段,就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谈及发展之初的状况时,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安平如是说。

何谓“老少边穷”?陈安平板着指头给记者解释:1992年,周村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后经全区合乡并镇,原来的老南闫镇被撤销,经济开发区与新设立的城北路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可谓“资历”较老;调整后的周村经济开发区区划面积只有16.17平方公里,不足全区土地面积的7%,常住人口1.3万,不足全区人口的4%,可谓地少人少;地处周村西北部,可谓处于全区“边缘地带”;2002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不足20家,年销售收入仅有1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匮乏,可谓“穷困潦倒”。“当时的状况,用‘老少边穷’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陈安平感慨道。

    然而,在历经十年沉寂、十年奋斗之后,当初的“老少边穷”地区却实现了向经济高地的华丽“”。2011年,周村经济开发区在不足全区7%的土地面积上,实现税收2.9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06亿元,进口1.26亿美元,出口1.63亿美元,分别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6%、14%、72%、41%; 高新技术占比28.82%,高出全区指标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39.78亿元,利润14.25亿元,利税18.2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20.84倍、41.79倍、43.05倍。2011年在全省137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36位。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

触动变革的“蝴蝶效应” 

   2002年,在周村经济开发区大力引进培植项目的努力下,凤阳、兰雁等企业的一大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相继在此落户。现在回头来看,正是这批企业和项目触动了经济开发区向经济高地迈进的“蝴蝶效应”。

   “选择将企业转型后的新项目放在周村经济开发区,主要是考虑到了这里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及管委会一班人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淄博凤阳彩钢板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家垒对记者说。2002年,凤阳集团开始进军新型建材前端市场,相继开发出了精密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等产品,同时向高档包装材料、电机电器材料方向发展。十年来,凤阳集团在周村经济开发区累计建设项目10余个,投资超过15亿元,总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带动了周村经济开发区乃至整个江北轻钢建材市场的发展。无独有偶,随着近年来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华安公司高效绿色制冷剂、齐鲁华信高科公司环保催化新材料、宏信化工顺酐、奥升彩印高档印刷制品、澳迪森家纺扩产改造等一大批收益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也在开发区遍地开花。山东威尔斯通钨业、金堆城钼业光明(山东)、兰雁集团、山东玉兔食品、海润丝绸、星盈机械、新枫晟染丝、齐鲁焊业等企业陆续整体从城区或其他镇办搬迁至经济开发区。据统计,近十年来,周村经济开发区累计吸引实体经济投入超过100亿元,项目建设已成为经济开发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强力支撑。

   为了实现辖区众多企业和项目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多年来,周村经济开发区依托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了各类产业在技术、品牌、产品质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高端化。“我们公司与西安204研究所联合建立了氟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研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五氟乙烷生产工艺,公司也参与了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红对记者说,“这得益于周村经济开发区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打造的技术服务平台。”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鼓励企业上新创新,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企业发展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周村经济开发区已拥有国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个。辖区企业创建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名牌和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多数企业顺利通过国际质量体系、环保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并通过引进研发先进生产装备,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

   既要服务好本土企业和项目,也要善于筑巢引凤,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多年来,周村经济开发区通过搭建投资创业平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措施,吸引了韩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合作。其中,日本西铁城精机公司的“本土晋级”已成为周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张名片。正是依托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配套条件,周村经济开发区吸引了日本西铁城精机公司前来投资创业,并两次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1050万美元。2011年,西铁城中国总部由上海搬迁至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集精密机床研发、加工、组装、营销于一体的装备制造业巨擘。“虽然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我们的销售额、出口额和纳税等指标都实现了稳步增长,感谢开发区为我们创造了这么有利的发展环境。”西铁城精机董事、副总经理杨冰对记者说。同时,周村经济开发区还积极鼓励辖区企业“走出去”发展,并大力开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兰雁集团投资8937万美元分别在柬埔寨、越南建厂。2011年,周村经济开发区总额达到2.89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量的50.44%,同比增长17.81%,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可谓弥足珍贵。

在“蝶变”中著力前行 

    截至目前,周村经济开发区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专用机械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四大基础性产业已占到了工业经济总量的87.2%,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一座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园区环境日益优化的经济高地,已经在周村区北部盎然矗立。

    然而,“蝶变”并未就此终结。二十年的发展让周村经济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项目选择被动、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对全区发展贡献率偏低等等。尤其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更需要以大力度和大气魄,推动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从而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周村经济开发区一班人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

  “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崛起动员大会上,区委、区政府不仅在各项经济指标上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确指示我们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全区项目建设的主要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这对我们既是激励也是挑战。”陈安平坦言,“为此,我们开发区一班人将进一步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强化事业心和创业激情,唱响“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主旋律,不断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继续膨胀经济总量,提升园区形象,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周村经济开发区的‘二次腾飞’的目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